双高建设在路上丨我校青年教学志愿服务团连续五年开展楼塔“细十番”新传承人群培训工作
6月26日晚,在萧山区楼塔镇楼塔“细十番”协会排练厅内,我校青年教学实践志愿服务团2021年度楼塔“细十番”新传承人培训春季学期第12次课程暨学期教学成果展示如期进行。受训学员与浙艺青年师生一起完整演奏楼塔“细十番”一套三曲,校地合作致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道路就此走过了第五个年头。
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是学校“双百双进”结对基地,该地民间音乐类型楼塔“细十番”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众多以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一样,近年来楼塔“细十番”的传承发展遭遇了传承人群后继乏力、传承方式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当地群众缺乏传承保护的紧迫感、专业人才匮乏、可持续发展艰难等困难。
作为全国唯一入选国家高职“双高”计划的综合类艺术院校,近年来,我校依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将非遗传承保护深深融入各项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实施以文化志愿服务致力于传承保护工作新模式。2016年,学校在萧山区楼塔镇设立了“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基地”;2017年,楼塔“细十番”走进了学校音乐系课堂,参与“综合展演季”演出。2018年,学校与楼塔镇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保护传承弘扬协议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依托27个专业,吸收82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成立“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青年教学实践志愿服务团”实施教研与实践精准服务;2020年再次进行校地合作,为楼塔“细十番”的传承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合作路径。
五年来,浙艺充分发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总队直属支队功能,选拔优秀青年师生组建楼塔“细十番”传承保护服务团队,与楼塔镇人民政府共同以“志愿服务+项目共建”为形式,对接地方文化特色与实际需求实施教研与实践精准服务。团队以“周”为单位长期开展教学服务。逐渐将普惠性教学覆盖到当地少年儿童、辐射到常住居民,教学量年均不少于50课时。在教学中改变“口耳相传”“师傅弹徒弟跟”的老式传播方式,对流传曲目的记谱、演奏法等进行规范,一方面提高当地“细十番”协会老传承人的演奏水平,另一方面培养、扩大新传承人群基数,使院校“科班”教学深入民间,建立一支“老中青”年龄结构科学的传承人梯队。逐渐在当地群众间形成传承保护的普遍共识,打造一张楼塔“细十番”地方文化金名片。团队获得了省级文化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优秀团队,列入2021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课题名录,2019-2020连续两年入选浙江省直机关共青团“一团一品”实例。
与此同时,由校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座谈调研十余次,学校各院系纷纷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献计献策,为地方发展注入高校办学特色元素。校地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古韵楼塔的文化基因和品牌价值,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结合,致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楼塔“细十番”音乐进课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题讲座、成果现场展演展示、“匠心之路在楼塔”作品展等工作相继开展,青年师生带着节目、露天电影、漆器、扎染、金缮、文物修复作品等陆续来到楼塔镇居民身边,结下深厚情谊,在助推地方文化发展的同时,为乡村振兴贡献浙艺力量。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璀璨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一种独特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印记,标识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中国精神的丰碑,彰显着悠悠五千年的文化自信。我校也将从运行楼塔“细十番”项目出发,逐步将服务模式辐射到其他濒危剧种、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中,在祖国大发展、文艺大繁荣的优势背景中打造文化志愿服务的浙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