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11威斯尼斯人 - 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

科研成果

历经二十余年研究浙艺职院研究员徐宏图南戏研究力作《南戏遗存考论》问世

出处:宣教处  文字:马向东  时间:2009-07-24
字体:放大 缩小

       南戏是中国戏曲之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始终扎根民间,借繁衍不同腔系以延续生命,因而根深蒂固,八百年传唱不已,有着丰富的遗存,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学术界往往只注重它的原始状态,而忽视它为生存所作的种种变异与遗存,这无疑是一种欠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之一《南戏遗存考论》课题负责人、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研究员徐宏图有感于此,深入南戏流布的十多个省分作长达二十多年的田野调查,搜寻南戏于传承过程中在声腔、剧种、剧目、表演等各方面的种种遗存,并进行详尽的考证与论述,成为第一部集南戏原生态与变异为一体的专著,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南戏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最近作为光明学术文库“当代浙江文丛”之一,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52万字,六章33节。其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于学术界颇多创新之处,其遗存价值和学术价值颇多体现:

   一、关于南戏声腔遗存。通过史料与当地传统音乐的结合考察,理清了南戏声腔传承的清晰脉络,最早为“温州腔”,南宋中叶改唱“杭州腔”,至元末明初衍化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其中海盐腔为昆山腔所吸收,以至取代,盛传至今;余姚腔为新昌调腔、宁海平调以及青阳腔所继承;弋阳腔发展成为各地高腔,至今传唱不衰。其中有关“温州腔”与“泉潮腔”的考证有发前人所未发。

   二、关于南戏剧种遗存。剧种由声腔而来,因声腔与语言而别。其中由昆腔嫡传的剧种有苏昆、浙江诸昆、北昆、湘昆等;由弋阳腔嫡传的剧种有各地的高腔,如浙江的松阳高腔、新昌调腔、宁海平调、西安高腔、侯阳高腔;江西弋阳腔、青阳腔;安徽青阳腔、岳西高腔;江苏高淳阳腔、福建四平腔;广东正字戏、白字戏;湖南湘剧高腔、祁阳主腔、辰河戏;四川川剧高腔;湖北襄阳青戏、麻城高腔;山西万泉青戏;闽、粤泉潮腔与兴化腔的嫡传梨园戏、莆仙戏、潮剧等。通过对它们的考论,显示南戏强大的生命力。

   三、关于南戏剧目遗存。全书考论的剧目包括宋南戏存目5种,元南戏存目216种,明初南戏117种,合计338种。各种高腔演出脚本不计其数,其中有“温州杂剧”之首称号的《王魁》被温州高腔改编为《活捉王魁》,活跃于民间舞台;《赵贞女》被高则诚改编为《琵琶记》,成为“永昆”的看家戏,一直盛演不衰。现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系南宋中叶温州九山书会“才人”创作,不仅完好保存,近年仍由“永昆传习所”演出,轰动全国。

   四、关于南戏表演遗存。后世剧种表演中的所谓“唱、作、念、打”、“手、眼、身、法、步”以及角色行当等,无不继承南戏的表演传统。其他如副末开场、人作道具等,亦被保存了下来,至今尚在永嘉昆剧中运用。

   此外,在考论南戏与目连戏的关系、南戏与传奇的界限等问题,亦均有所突破。书末附《南戏遗存总目一览表》,收现存宋元戏文存本14种,选本47种;明人改本戏文传本103种,选本38种。合计202种,按宋元戏文、明人改本戏文、明清传奇、昆弋腔、泉潮腔、青阳腔、高腔、乱弹等栏目顺序,填写有直接渊源关系的遗存剧目,每一个剧目均注明出处或收藏单位,为南戏研究者与普通读者寻找南戏遗存提供方便。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浙艺职院党建和思政论文获佳绩下一篇: